(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HELLO近日,云南省生态环境厅联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昆明动物研究所发布《云南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版)》(以下简称《名录》)。该《名录》也是迄今为止最全面、最准确、最权威地反映云南外来入侵物种的基础性研究成果。
云南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名录截图
《名录》收录了云南境内发现的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类群的外来入侵物种种4变种(植物种4变种、动物种),表示云南已成为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重灾区”。
为什么
云南成为外来物种入侵“重灾区”
凤眼兰名录截图
原因一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高原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地貌,独特多样的气候环境,为不同生境需求的动植物提供了多样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让外来入侵生物容易找到适合他们生存的环境,也就是与原生地相似的生存条件。
原因二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分别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边境线长公里,涵盖从热带到寒带各种生态系统类型,这也为外来入侵生物进入云南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原因三
云南对外交流和进出口贸易历史悠久,边境地区人类活动频繁,人类活动有意或无意将外来入侵生物带入境内的机会大为增多。
多重因素使得云南成为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的脆弱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孙航介绍,云南省记录的外来入侵物种,有一半来自于美洲、欧洲、热带亚洲、中亚、西亚及地中海地区、非洲、澳洲及国内其他省区,其中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影响程度较大的恶性和严重入侵类有种,占26.1%。
看数字
云南省外来物种从零到种
食蚊鱼名录截图
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样的气候环境,为外来入侵生物进入云南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会。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教授李嵘告诉记者,早期关于外来入侵生物的调查不够深入,研究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记载到的外来入侵生物种类不够全面,随着研究和调查的深入进行,越来越多的外来入侵生物被发现,相信将来还会有新的入侵生物被发现。
目前《名录》收录了境内发现的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类群的外来入侵物种种4变种(植物种4变种、动物种)。其中:
Ⅰ级恶性入侵类有33种(植物31种,动物2种)
如:紫茎泽兰、飞机草、微甘菊、肿柄菊、凤眼蓝(水葫芦)、褐云玛瑙螺、小管福寿螺。
Ⅱ级严重入侵类有82种(植物42种,动物40种)
如:仙人掌、巴西含羞草、野茼蒿、美洲大蠊(蟑螂)、草地贪夜蛾、红火蚁、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大银鱼、牛蛙、红耳龟。
Ⅲ级局部入侵类有99种2变种(植物48种2变种,动物51种)
如:山扁豆、牛茄子、北美车前、象草、双穗雀稗、马铃薯块茎蛾、米扁虫、莫桑比克罗非鱼、大锷龟。
Ⅳ级一般入侵类有68种(植物57种,动物11种)
如:波斯菊、大麻、紫茉莉、西番莲、苦苣菜、万寿菊、咖啡豆象。
Ⅴ级有待观察类有种2变种(植物种2变种,动物16种)
如:荞麦、合欢草、凤仙花、蓝桉、灰喜鹊、麝鼠。
其中,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影响程度较大的恶性入侵类和严重入侵类有种,占全部入侵种类的26.1%。
要注意
云南省外来入侵生物的危害情况
喜旱莲子草名录截图
?1.对种植业的危害,影响作物生长,如野燕麦、黑麦草、稻水象甲;
?2.对畜牧业的危害,可直接伤害牲畜,如垂序商陆;
?3.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如豚草、美洲大蠊;
?4.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危害,如肿柄菊、紫茎泽兰;
?5.对仓储业的危害,啃食人类仓库当中储存的粮食、种子等,如烟草甲;
?6.对林业生产的危害,取食茎干林木造成经济用材品质下降,如红棕象甲。
怎么办
多措并举加强外来物种防治和防范
紫茎泽兰名录截图
首先看看外来物种入侵途径:
——自然扩散,如紫茎泽兰随公路沿线扩散进入云南境内;
——无意引入,如美洲大蠊(蟑螂)随进出口商品贸易带入;
——有意引入,如马缨丹作为观赏植物引进、银鱼因水产养殖而引入。
主要防治办法有:
?1.人工防治。依靠人力清除外来入侵生物,该方法已被用于小叶冷水花、蝇子草等的防治。
?2.化学防除。利用化学除草剂草甘膦、2,4—D、农大等对凤眼蓝、喜旱莲子草等的清除。
?3.生物(微生物)防治,利用致病微生物、真菌、病毒等生物将外来入侵生物的种群密度控制在生态和经济危害水平之下。
?4.昆虫性诱剂防治。通过模拟昆虫散发的性信息素,对异性进行诱捕和集中灭杀。
?5.天敌防治。通过释放特定害虫的专食性天敌,达到降低其整体种群数量,削弱其危害的办法。
?6.综合治理。将生物、化学、人工、管理等单项技术融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各自不足,达到综合控制入侵生物的目的。
正确防范措施
?1.加强海关、出入境、边境贸易等容易导致外来生物入侵的监管。
?2.加强民众对外来入侵生物的认识,严禁从境外携带种子等生物繁殖体进入境内。
?3.如发现可疑外来入侵生物,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道。
?4.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如林业、农业、海关等,应出台相应的措施,加强对外来入侵生物的监管。
另一眼
什么是外来物种?
法老小家蚁名录截图
外来物种,是指过去或者现在本自然保护地内无自然分布的物种、亚种或者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者繁殖体。
外来入侵物种是指在当地的自然或者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可能或者已经对生态环境、生产或者生活造成明显损害或者不利影响的外来物种。
外来入侵物等级可划分为恶性入侵类、严重入侵类,局部入侵类、一般入侵类和有待观察类5类。
恶性入侵类是指在省级层面上已经对经济和生态效益造成巨大损失和严重影响,如紫茎泽兰、小管福寿螺;
严重入侵类是指在省级层面上对经济和生态效益造成较大的损失与影响,如牛膝菊、美洲大蠊;
局部入侵类是指没有造成省级层面上大规模危害,如粉绿狐尾藻;
一般入侵类是指生物学特性已经确定其危害性不明显,并且难以形成新的发展趋势的入侵生物,如欧洲千里光;
有待观察类是指目前没有达到入侵的级别,尚处于归化状态,或了解不详细而目前无法确定未来发展趋势的物种,如珊瑚樱。
来源于:今日头条
▍综合编辑:家在砚山
▍品牌推广:(张经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