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药保健80

民间良方-清肺排毒汤〔配方〕麻黄9g,炙甘草6g,杏仁9g,生石膏15-30g(先煎),桂枝9g,泽泻9g,猪苓9g,白术9g,茯苓15g,柴胡16g,黄芩6g,姜半夏9g,生姜9g,紫菀9g,冬花9g,射干9g,细辛6g,山药12g,枳实6g,陈皮6g,藿香9g。〔加减〕如患者不发热则生石膏的用量要小,发热或壮热可加大生石膏用量。〔制法〕中药配齐后加水煎煮,每剂煎2次,药汤混合后分成2份。〔用法〕每日一剂。早晚两次(饭后四十分钟)各服1份,温服;三付一个疗程。如有条件,每次服完药可加服大米汤半碗,舌干津液亏虚者可多服一碗。若症状好转而未痊愈则服用第二个疗程,若患者有特殊情况或其他基础病,第二疗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处方,症状消失则停药。〔功用〕〔主治〕此方适用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在危重型患者救治中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疗效〕清肺排毒汤已经纳入第七版诊疗方案,是当时唯一一个通治方剂。在全国28个省市广泛使用,成为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手段。夏季瓜妙用止咳瓜止咳瓜栝楼清肺热、润肺燥,还可以治疗结胸症。嫩瓜可以当蔬菜吃,老了之后栝楼皮、栝楼子、全栝楼都是可以入药的中药材。妙用栝楼应对喉咙不适清气化痰丸陈皮,苦杏仁,枳实,茯苓,黄芩,栝楼子,半夏,胆南星。黄芩清热去火;栝楼仁清肺热;半夏、陈皮、茯苓健脾祛湿、化痰,整个方子配伍在一起主要治肺热咳嗽。清热止咳代茶饮括楼子5克,黄芩3克,川贝2克,桔梗2克。栝楼止咳、黄苓清火、清肺热,川贝止咳化痰,桔梗往上行,可以把痰排出去。栝楼薄荷茶全括楼克,薄荷15克,冰糖10克。薄荷疏散风热、利咽,冰糖润燥,适合不太严重的热咳饮用。健脾瓜南瓜甘温,入脾胃经,能补中益气、横行经络、利小便,食用能很好的滋养脾胃。南瓜浑身都是宝南瓜子南瓜子驱虫、健脾,中老年男性朋友嗑南瓜子,对慢性前列腺炎有预防和保健作用。南瓜藤南瓜藤健脾、祛湿、平肝和胃、通经络、利血脉。南瓜瓤南瓜瓤甘凉,能够清热凉血解毒,暑湿天长痱子时有很好的外用效果。消肿瓜冬瓜清热、利尿、消肿,能够辅助减肥。冬瓜全身都是宝冬瓜皮冬瓜皮利水消肿,除湿。很多地方会用冬瓜皮做茶,用来消肿。冬瓜瓤冬瓜瓤有很好的药用价值,能清热、利尿、止泻、止消渴、除烦,而且还能解酒毒。解郁瓜佛手瓜能疏肝理气,肝的作用是主疏泄、调情志,当肝功能缓解之后,心情就更愉悦了。用好佛手能解郁佛手瓜是葫芦科,佛手是芸香科,但佛手也能理气,在药方里,经常用佛手来疏肝、理气、止痛。佛手香橼茶佛手5克,香橼5克。把佛手和香橼切片后用沸水泡茶,对于受寒湿导致的肝郁气滞、胁腹疼痛很有效果。根据身体出现的小问题,选择时令蔬菜水果,顺时养生才是上上策!补水瓜夏天吃西瓜,能清暑益气、利尿排毒。西瓜本身是甘寒的,它能补充大量的水分和糖分,同时还有利尿的作用,能迅速补充体内的水分,排掉体内的暑热。西瓜皮的巧用西瓜皮学名西瓜翠衣,暑湿天内服可以清暑益气、养阴生津,外用有清热的作用,能祛痱、降火、败毒。清火瓜夏季暑热心火亢,需要清心火,药食同源的苦瓜是很好的清心火的选择,苦瓜能够清除湿热、邪火、缓解疲劳,同时还能明目。生苦瓜清心火、败毒,寒凉较重,因此寒凉体质的人不能吃;老了之后的苦瓜,整个的瓜瓤变红,味甘性平,可以养血滋肝、润脾补肾。苦瓜子的巧用苦瓜子生的时候是寒性的,食用易导致腹泻;苦瓜子变红之后,甘苦无毒、益气壮阳,能够补心阳。炒熟之后碾粉给小孩吃,对遗尿效果也特别好。美颜瓜丝瓜能清热败毒,去除内体湿毒的同时,让由热毒导致的面部斑点明显地消退。肺主皮毛,很多皮肤疮、痈、疖是肺热导致的,把苦丝瓜和牙皂荚烧成灰,冷了以后用香油搅拌,调抹面疮能美颜。丝瓜络的巧用丝瓜络祛风通络,有祛风、通络、活血、下乳的功效,对治疗结节也有很好的效果。无论是什么瓜,可不能因为好处多就大量食用,需要根据自身特征适量服用,才能发挥用处。补气血方,只用6味药,效果显著气血不足,从古至今就一直存在,女性以气血为本,因为生理周期,生育等原因,很容易就导致身体气血亏损,出现气血不足的症状。不仅影响身体健康,时间久了还会降低身体免疫力,导致多种妇科疾病找上门来,补气血刻不容缓。补气血方流传至今,到底是什么方子呢?真的有这么好的效果吗?其实方子非常的简单,只用到了6种药食同源的食物,分别为:红枣,桂圆,枸杞子,桃仁,阿胶,茯苓。6种药材虽然简单,但经过我们中医科的反复研究后,确实对于治疗气血不足,月经不调等病症很有好处。红枣:《本草纲目》中记载红枣具有补血行气的好处,对于血虚患者很有帮助,红枣还具有延缓衰老,滋阴补阳的好处,女性朋友日常可以多吃桂圆:《黄帝内经》中记载桂圆具有补气养血的好处,对于治疗气虚患者很有帮助,还可以宁心安神,妇人头晕目眩,耳鸣都是气虚的表现,能够有效的缓解。枸杞子:这个大家都很熟悉,经常用来补肾,它除了对肾有好处,还具有补虚,安神,养血的好处桃仁:《本草心经》中记载桃仁具有活血化瘀的好处,气血淤阻也是导致气血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茯苓:《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茯苓具有养血安神,健脾补气的好处,另外,女子脸部浮肿,用茯苓还可以消水肿。养生是一种智慧英国伟大哲学家培根在《论养生》一文中说:“养生是一种智慧,非医学规律所能囊括,在自己观察的基础上,找出什么对自己有利,什么对自已有害,乃是最好的保健药品……在吃饭、睡觉、运动的时候,心中坦然,精神愉快,是长寿的最好药方”。我国中医传统养生医药宝典——《黄帝内经》有云:“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他们所遵循养生智慧,即《黄帝内经》:“法于阴阳,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人要想长命百岁,须养生。养生必须做到,生活有规律。中医的养生涉及甚广,“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是历代医家公认的养生总纲。具体养生原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指导人们四季养生。强调人体必须顺应自然界,即: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四时调神”学说,即:春风、夏暑、秋燥、冬寒,人应该适应天气变化,釆取相应措施。中医养生,顺应四时,《内经》称之为“天人相应”以自然界四时阴阳气候变化,即风、寒、暑、湿、燥、火,能顺应之,方能化害为利。生病缘于“过用”。《内经》反复强调,保持情绪安定。人之喜怒哀乐皆为正常生理表现,但当变动过剧或违反常度,就为“过用”,此时七情即为致病因素。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因此,《黄帝内经》多次提出独立守神。即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中医养生,强调调理饮食,五谷为养。饮食的吸收运化,贵在脾胃健运。中医称脾胃为“后天之本”。养生十分重视脾胃。饮食大饥大饱,过寒过热,挑食,偏食皆为养生大忌,皆属“过用”。《黄帝内经》认为“饮食有节”是“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必要条件。中医养生强调饮食多样化。《黄帝内经》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样才能滿足人体需要,达到养生智慧。中医养生强“动以养生,动而不劳为原则”。《吕氏春秋》曾提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内经》提出:“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黄帝内经》警戒说:“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中医强调,修性养生。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主人体生长、发育、衰老等一系列生理变化。养生关键是保养天真。即:“静则神藏,躁则神亡”。综上所述,自我克制对养生健康极为重要。《论语.季氏》中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末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渐衰,戒之在得”。肝不好肾也跟着“遭殃”!中医一杯菊楂决明茶,清肝、降脂、护肾从中医角度来讲,糖尿病肾病可分为三期:①早期阴虚燥热、有微量白蛋白尿、积极治疗可阻断疾病进展;②中期气阴两虚夹瘀、一旦出现临床显性蛋白尿,进展迅速;③中期不及时治疗,末期气血阴阳俱衰,出现尿毒症,用药也难以有疗效。早期糖尿病肾病会出现疲倦乏力、视物不清、血压升高的表现。但这些症状容易被老年人忽视,觉得是上了年纪的原因。糖尿病肾病往往会并发糖尿病眼病,所以如果糖友出现视物模糊、眼前有黑影,在查出是糖尿病眼病的同时也要检查一下是否有糖肾。糖尿病肾损伤还会导致血压升高,这时候用降压药效果也往往不太理想。除此之外,糖肾早期还会有腰疼、水肿、头晕、出现蛋白尿的症状。当出现上述症状,建议糖友检查一下尿微量白蛋白(有蛋白尿可不检测)和肾功能。对于Ⅰ型糖尿病患者而言,患病五年以上,糖肾的筛查一定要进行;对于Ⅱ型糖尿病患者而言,一旦确诊,糖肾的筛查就要每年进行了。情志不疏会伤肝,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出现问题,精微物质不运化,时间久了就会变成痰瘀,影响到脾肾,专家认为这是糖尿病肾病最核心的病机。对于糖肾早期和中期的治疗,经验方和代茶饮。糖肾早期益气疏肝、活血利湿糖肾早期即微量白蛋白阶段,李老会选择用益气疏肝、活血利湿的方法进行治疗,临床常用“柴黄益肾方”。中医辩证施治,用方请遵医嘱。柴胡:归肝胆经,具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的功能;黄芪:具有补益脾肺之气,利水消肿,排脓止痛的功效;当归:归肝、心脾经。养血和血,有“血中之圣药”之称;水蛭:入肝经,具有破血、消癥、逐淤的作用。糖肾中期益气柔肝、活血通络肝主疏泄,肝体阴而用阳,肝阴不足肝血瘀滞仍然会出问题。所以除了疏肝,我们还要注意柔肝,可通过滋补肝肾之阴来达到柔肝的作用。中医讲久病入络。在糖肾中期即大量白蛋白尿阶段,选择用益气柔肝、活血通络的方法来治疗,临床常使用“糖肾方”。鬼箭羽,黄芪,生地,山茱萸,枳壳,三七,熟大黄。中医辩证施治,用方请遵医嘱。鬼箭羽:又名卫矛。味苦、寒,归肝经。《神农本草经》中记载:鬼箭羽具有清热燥湿、活血止血、解毒杀虫之功效,与雷公藤同属卫矛科植物。而雷公藤是目前免疫抑制作用最明确的中药之一,对糖尿病肾病降蛋白尿有较好的疗效,但它存在一些毒副反应,会影响肝脏血浆白蛋白的合成。在临床专家们发现鬼箭羽对蛋白尿也有治疗作用,且毒副反应明显低于雷公藤。黄芪: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具有补益脾肺之气,利水消肿,排脓止痛的功效,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首选药。鬼箭羽和黄芪配伍是一个很好的药对,相互配合,攻补兼施,寒温并用,扶正不留邪,驱邪不伤正。再搭配其他五味药达到活血、滋阴的效果。适合糖肾患者的代茶饮菊楂决明茶做法:菊花3克、生山楂10克、草决明10克(打碎)同煎,去渣,代茶饮。功效:菊花入肝经,清肝明目;山楂入肝经,活血化瘀、降脂消食;草决明清肝明目,降脂润肠。三药同用,有降压降脂、减少尿蛋白的功效。适宜人群:相对来说适合合并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冠心病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尤其对于形体比较胖,大便比较干、舌苔黄腻的患者效果会更好。禁忌:脾胃虚寒、容易腹泻的病人不适宜饮用。除此之外,也建议糖肾患者在饮食上控制盐摄入。一般正常人每天摄入盐5克左右就够了;若有水肿又有高血压的患者,一天3克盐就够了。味道不够,可以加一些醋来调味。夏季心火旺、血压难控?自制两杯代茶饮,辅助降压、清火养心心火旺:少寐多梦、面红目赤、心悸憋闷肝火旺:耳聋胁痛、烦躁易怒、头晕目赤胃火旺:烦渴欲饮、消谷善饥、呕吐嘈杂、牙龈出血火邪可以影响全身的各个系统,诱发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针对火邪引起的血压波动,降压经验方。适合高血压人群清火降压方夏枯草15-30克、葛根20-30克、天麻20克、罗布麻叶15克、川牛膝20克夏枯草清肝火、泻肝热、祛肝湿;葛根能养阴疏经,可以防止苦寒伤阴;天麻平肝潜阳,是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罗布麻叶有平肝清肝火的作用,能起到降压效果;川牛膝引火下行。煮水煎服代茶饮,一天喝2-3次。主要针对肝火上炎的高血压人群,轻度或中度高血压或者吃降压药血压仍然不稳定的人,都可以用这个方子。痰浊、气郁、血瘀都可以化火,日久后会耗伤津液,瘀阻心脉,最后心脉不通就会出现胸痛胸痹,也就是冠心病,治疗上需要清热泻火。清热泻火的药材有很多,而江西的道地药材——栀子就是其中一味。栀子是清热去火的良药,与黄连、黄芩不同,栀子可以去三焦之火,应用十分广泛。不同方法炮制出来的栀子功效也不同。生栀子:苦寒作用强、泻火力强焦栀子:泻火力仍然很强,但减弱了苦寒性,适合脾胃较虚弱人群栀子炭:泻火力量相对弱,有收敛止血的作用炒栀子:苦寒性减弱,清心除烦力量反而更强了冠心病人群时,最常用的就是黄连解毒汤。01黄连解毒汤黄连:清心火黄芩:清肺火黄柏:清下焦相火栀子:清三焦之火现代研究证实,黄连解毒汤对抗动脉硬化是有效的。但它是一个药方,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用。一个日常可以用的代茶饮,能清火养心。02清火养心茶栀子花2克、红景天2克、玫瑰花2克栀子花有泻火清火的作用,能改善心血管炎症、抗氧化,且不那么苦容易入口;红景天活血化瘀,改善血供;玫瑰花疏肝理气、美容养颜,同时有活血的作用。这三味药配在一起就能起到清热、理气、活血、化瘀的作用。泡水代茶饮。可以作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茶饮。中药中的十二生肖,功效大不同我们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中医药作为我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医药事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伟大财富,今天就给大家总结12味中药,分别代表十二生肖,有不同的功效主治,代表中药的博大精深。鼠—鼠曲草:味甘、微酸,性平,归肺经。:有化痰止咳,祛风除湿,解毒之功。主治咳喘痰多,风湿痹痛,泄泻,水肿,蚕豆病,赤白带下,痈肿疔疮,阴囊湿痒,荨麻疹,高血压等症。牛—牛膝:味苦、甘、酸,性平,归肝经。:有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之功效。主治瘀血阻滞经闭、痛经、经行腹痛、胞衣不下,跌打伤痛,腰膝酸痛,下肢痿软,淋证,水肿,小便不利,头痛,眩晕,齿痛,口舌生疮,吐血,衄血等症。虎—虎杖:味微苦,性微寒,归肝、胆经。: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的功效。主治湿热黄疸、淋浊、带下、水火烫伤、痈肿疮毒、毒蛇咬伤、经闭、癥瘕、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肺热咳嗽等。兔—菟丝子:味甘,性温,归肝、肾、脾经。:具有补肾固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的功能。主治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肝肾不足,目暗不明,脾肾阳虚,便溏泄泻,胎动不安,妊娠漏血等。龙—龙胆草:味苦,性寒,归肺、肝经。: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等功效。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肝火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强中,惊风抽搐。蛇—蛇莓:味甘、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肿的功效。主治热病,惊痫,感冒,痢疾,黄疸,目赤,口疮,咽痛,痄腮,疖肿,毒蛇咬伤,吐血,崩漏,月经不调,烫火伤,跌打肿痛。马—马齿苋:味酸、寒,归肝、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的功效。主治热毒血痢,热毒疮疡,崩漏,便血。羊—羊蹄草:味苦,性凉。:具有清热,解毒,利水,凉血,散瘀的功效。主治感冒,乳蛾,痢疾,腹泻,热淋,便血,水肿,目赤,乳痈,疔疖,湿疹,跌打损伤。猴—猴姜(骨碎补):味苦,性温,归肝、肾经。:具有活血续伤,补肾强骨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或创伤,筋骨损伤,瘀滞肿痛,肾虚腰痛脚弱,耳鸣耳聋,牙痛,久泄。鸡—鸡血藤:味苦、微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血虚萎黄。狗—狗脊:味苦、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的功效。主治风湿痹证,腰膝酸软,下肢无力,遗尿,白带过多。猪—猪苓:味甘、淡,性平,归脾、肾经。:具有利水消肿,渗湿的功效。主治水肿,小便不利,脚气,泄泻,淋浊,带下等。12时辰养生法,让你健康地过好每一天古人常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顺应天地的运转规律,结合天地间阴阳的规律,调整自己的生活和状态;养生也是如此,需要根据一年四季的变化以及每天的阴阳状况调整自己的养生活动。一年有四季,一天有24小时。而在一天当中的24小时,可以归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对应了12经脉的其中一条,根据12经脉以及十二时辰,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实用的养生法。今天就来介绍这套养生法。子时23点-1点——胆经旺盛适宜:睡觉忌讳:玩手机、加班工作熬夜这个时间段,是一天当中,阴气最盛的时候,也是最黑暗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需要养阳气,或者说收敛好自己的阳气。阳主动,阴主静,所以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安静和睡觉,避免损耗阳气。尤其是深度睡眠,这种状态下的胆经会更好,养护肝胆的效果更好,第二天精神状态也会跟着变好了。如果胆经不畅,这些朋友就容易感冒生病。所以疏通胆经就需要敲打胆经。每晚9点左右的时候,在敲打胆经。因为胆经的活跃时间是晚上11点凌晨1点,这个时候适合睡觉,所以选择9点敲打胆经效果也是不错的。保健方法双手握拳,沿着大腿的外侧的胆经,从臀部一直往下敲打到膝关节的部位,稍微用力。每晚9点左右,每次敲打2分钟作用,具体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调整。丑时凌晨1点-3点——肝经最旺适宜:深度睡眠忌讳:晚餐吃得太饱+熬夜肝脏主疏泄,主藏血。肝脏平时会将我们接触到、吃进去的毒素和废物,排出体外,在凌晨1-3点的这段时间里面,肝经最活跃,血流充足,滋养肝血,修复肝脏的损伤,有利于肝脏排毒。但是人一旦在这段时间里面熬夜,就会伤肝阴伤肝血,肝脏影响着我们的眼睛,进而影响着我们的视力。所以没有休息好,不仅会伤害到我们的眼睛和视力,还会影响我们的肝脏代谢,进而引发肝病。有些朋友在凌晨1-3点的时候自己醒来,然后就是就睡不着了,这就是肝脏出现问题了。当务之急就是让自己再次入睡,减少二次伤害。有出现这样情况的朋友,建议平时多疏通肝经。疏肝理气可以多拍打腋窝,因为肝气郁结时常会堆积在腋下的部位,女性尤为明显,肝气郁结淤积在腋下,月经来时的时候,乳房会经常的胀痛。保健方法每天拍打腋下腋窝的位置10分钟,帮助调整肝气。有时间的朋友,9点钟之前,双手重叠,用手掌根部的位置推大腿内侧肝经的位置。肝经问题比较严重的朋友,在刚开始推的时候,会感觉到明显的疼痛。注意事项:除了刺激肝经之外,晚上最好不要吃太过油腻的食物或者吃太饱,这样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影响肝脏的排毒功效。如果夜里感觉到口干舌燥、鼻咽干燥,说明你肝火旺盛,需要注意晚餐尽量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粥或者汤寅时凌晨3-5点——肺经活跃适宜:熟睡忌讳:熬夜和着凉这个时候是肺经活跃的时候,也是氧气的开端,这个时候人体的气血开始由静变动,身体所有的器官需要休息来,才能让肺合理的分配气血。如果这个时候还没睡的朋友,会严重伤害到肺部,肺的宣发肃降就会受到影响,那么各个器官就没办法正常地运转。有些老年朋友,就容易在这个时候睡不着,因为人老,肺气不足,体质变得虚弱。所以可以适当地刺激肺经,养护肺腑。可以选择肺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太渊穴,这个穴位也被称为长寿穴。长期坚持按揉这个穴位,能够理气补气,调心率。取穴方法:手掌心朝上,腕横纹的桡侧,大拇指立起时,有大筋竖起,筋内侧凹陷处就是这处穴位。用食指指尖点揉该穴位,不可以太用力,每只手点揉2-3分钟即可。食疗方法针对夜里咳嗽:厉害的朋友,可以在睡觉之前喝碗润肺四物汤食材包括:银耳5g大枣10颗雪梨一个莲子50g冰糖适量做法;将所有食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煮沸,然后改为小火煮透,加入少许的冰糖,便可以食用了卯时5点-7点——大肠经最旺适宜:空腹喝水+排便忌讳:便秘这个时间段,是起床的好时机。加上这段时间大肠经比较活跃,正是排毒的时机,人会在这段时间里面上厕所。如果人在大肠经活跃的时候没办法正常排出大便,加上其他时间段相对来说排便的机率比较少,那么就容易形成便秘或者宿便,从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虽然最理想的排便时间是5-7点,但并非这个时间段排便才是健康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女性朋友尤为明显,有宿便会影响内分泌,脸色暗沉无关、还容易冒小疙瘩、小红点。遇到便秘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的保健方法来进行:保健方法:早上起来空腹喝杯温开水,促进肠道蠕动晚上睡觉前或者排便困难时,用手掌顺时针按揉腹部5-10分钟敲打大肠经,比如说敲打手臂外侧的大肠经,从肩膀的部位一直往手指的部位敲打,左右各6分钟按揉合谷穴30次(孕妇不要按揉穴位)辰时7点-9点胃经最旺适宜:吃早餐忌讳:空腹运动+工作这个时间段气血进入胃经,阳气生发。经过一个晚上能量的消耗,这个时间段就是需要吃早餐补充能量。但是有不少的朋友在这个时间段着急上班,要么就是睡懒觉,没有按时吃早餐或者干脆不吃早餐了,久而久之就会增加胃病的风险。另外,胆汁也是这个时候分泌旺盛,如果没有食物可以给胆汁消化,那么胆汁就会堆积起来,时间一长离胆结石不远了。保健方法:按时吃早餐敲打脸部脸颊部位的胃经,这个时候能够养气血的同时还能美容,一举两得。用双手的手指指腹,敲打脸颊的位置,从上到下。巳时9点-11点——脾经最旺适宜:工作+学习忌讳:思虑过度这个时间段正式工作和学习的黄金时间,所以一般来说企业和学校都是这个时间段上班和上课的。有些记忆不太好的老人家,可以在这个时间段集中精力学习,上班族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段处理一些比较费脑的工作。但思虑会伤脾,长期这样下去是会影响到脾的健康,脾气郁结、运化失调,长期这样下去就会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脾胃都开始不健康。保健方法:敲打脾经。在这个时间段是养脾的最佳时间,抽空敲打脾经。脾经在大腿外侧,敲打的时候,手握空拳,利用指关节的部位敲打,从大腿根部一直敲打到膝关节处,每次敲打10分钟,左右各一次。按揉三阴交。三阴交对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月经不调、头痛头晕的朋友可以多按揉这个三阴交。午时11点-13点——心经最旺适宜:午休忌讳:耗脑伤眼的事情中午11点-13点这个时间段,是心经旺盛的时候,此时是正午阳气最旺盛,阴气最弱,这个时间段如果进行小跑运动、散步晒太阳、压抑怒火等活动的时候,都会进一步损耗心阴。如果心脑血管本来就有问题的朋友,在这个时间段做以上的事情,就更容易爆发更大的心脑血管问题,容易引起心梗或者中风。保健方法:小睡20-30分钟,醒来之后精力会更加充沛的。未时13点-15点——小肠最旺适宜:多喝水护心脑血管忌讳:多食小肠是一个消化器官,在脾胃消化吸收之后,进行第二次的吸收,然后把营养和精华输送到其他的脏腑器官,然后将不能消化的东西排到大肠,等待大肠的排泄。如果在一点之前没有吃完午饭,并且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那么这个时候活跃的小肠就没有事情干。如果过了3点,才需要小肠进行二次吸收的话,那就是给小肠加班工作,加班工作就会损耗气血。这样下午容易没有精神。保健方法:午饭需要按时吃,这样才能在小肠经活跃的时候,让小肠进行二次的营养吸收。在午睡之后适当地喝杯温开水,能够稀释消化吸收过程中,血液的浓度,这样能保护好自己的心脑血管。敲打小肠经。在午休过后,还没到上班时间的朋友,可以拍打小肠经,小肠经就在手臂外侧,敲打的时候需要注意,是从肩部一直敲打到手指的部位。力度要适中,左右个坚持5-10分钟。申时15点-17点——膀胱经最旺适宜:工作学习锻炼下午这段时间,是膀胱经最活跃的时候。膀胱经作为最大的排毒通道,这个时候就需要利用起来,多喝热水,有助于身体排污。同时因为膀胱经与肾经相互表里,所以膀胱经通过肾脏的气血的状况,来改善大脑的功能。所以这个时间段,大脑是最清醒的时候,如果上午有事情没有做完,那么下午3-5点就是处理这些事情的好时机。但如果这个时间段里面,脑子里只想着睡觉,做什么事情都没有经理,那么就是证明膀胱经阳气虚弱、气血不足。保健方法:敲打膀胱经,从腰部到臀部,穿过大腿、小腿,直到脚跟的部位,选择一处自己方面的部位来敲打,坚持每天5-10分钟。有时间的可以从腰部一直敲达到脚后跟的部位。多喝热水,有助于身体排泄。酉时17点-19点——肾经最旺忌讳:剧烈运动、大量饮水肾脏被誉为是先天之本,主藏精、主骨、生髓,与人的生长发育、生殖有着密切的关系。肾脏相当于一个过滤器,负责排毒排尿,让身体的垃圾废水顺利离开身体。而17-19点这个时间段,是肾经贮藏金花的时候,不适宜太强烈的运动,和大量的饮水。保健方法:敲打肾经。拍打肾经5-10分钟。肾不好的朋友不要憋尿。平时可以适当地泡脚,泡完之后,按揉太溪穴、涌泉穴,温养肾脏。戌时19点-21点——心包经最旺忌讳:压抑情绪、负能量爆棚晚上7点,心包经这个时候经气最旺。这个时候正好有力量清除心脏周围的外邪,此时,保持心情舒畅,利于心包经愉悦工作。相反,心包经堵塞,就会引发胸闷气短、情绪低落,而且心脑血管也一定因此产生问题。保健方法:晚上这个时候,可以按揉膻中穴。可以陪家人聊天,放松心情。有时间还可以直接敲打心包经,左右个5-10分钟。亥时21点-23点——三焦经最旺适宜:休养生息忌讳:剧烈运动在中医里面,除了五脏六腑与躯体之外的所有系统,都可以被称为是三焦,这是人体最大的系统。是元阳之气的主要通道,可以通百脉。保健方法:敲打三焦经。从肩膀开始,沿着胳膊外侧的三焦经,从上往下吊打,左右手各拍5-10分钟。这个过程会感觉到累、酸,还会微微出汗,这是正常现象,不需要太担心。总结:所有的养生活动都是需要坚持下去才会看到效果,不能半途而废。菊花和它是绝配!经常泡水喝,养肝又润肠,还能清头、明目《神农本草经》中,把菊花列为药之上品,认为“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古时候很多的帝宫后妃也都会食用菊花,作为滋补佳品。菊花味苦、甘,性微寒,归肺、肝经。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滋养肝肾的功效。菊花又有“延寿客”之称,对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等,均有较好的疗效。而且从现代医学来看,菊花含挥发油、菊甙、腺嘌呤等成分,可抗病原微生物、镇静解热、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其花瓣中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铁、锌、铜等微量元素,有利于人体健康。民间有句话“菊花二夺一撮茶,清心明目有寿加。”菊花泡茶,香气清新、清热降火,若佐以其他食材,更能起到不同的养生作用。加枸杞——养肝明目中医认为肝藏血,肝脏不好的话眼睛得不到滋养,就容易感到眼干、眼疲劳。菊花和枸杞都入肝经,菊花清肝明目、缓解眼疲劳;枸杞养肝明目,并且富含能使眼睛健康、明亮的胡萝卜素等必需营养素。很适合平时经常看电脑、玩手机的人群饮用。用法:白菊花10克、枸杞10克泡水做代茶饮即可。加桑叶——辅助降压京城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学术传承人的施老分享了每天都在喝的“清头饮”。对高血压患者有辅助降压的作用,高血压高危人群(脾气急、生活不规律、血脂偏高、缺乏运动、长期熬夜的人)也可作预防之用。高血压主要是上边比较实,下边比较虚,所以为了清头,我们就主要选择菊花和桑叶清头明目;再加一点龙井茶清肝火。用法:菊花10克、桑叶5克、龙井茶10克,沸水冲泡代茶饮。加生山楂——降脂消食生山楂就是晒干的鲜山楂,主要的效果是降血脂、活血化瘀。脂肪肝患者和血脂高的人群,不妨试试用生山楂加菊花泡水喝。取生山楂15克、菊花15克泡水喝。加决明子——缓解便秘很多中老年朋友都饱受便秘的困扰,而很多便秘的情况和燥火内聚肠道有关。对于轻微便秘人群,我们可以在菊花茶中加些决明子来达到清火气、润肠通便的作用。取菊花10克、决明子15克泡水喝。菊花种类菊花的种类非常复杂,主要分观赏菊、药用菊以及食用菊三类。生活中常用的几种菊花,功效略有区别。黄菊清热去火强,常用感冒疏散风热;白菊也叫甘菊,则有平肝潜阳的功效,可以辅助治疗头晕与高血压;胎菊能护眼明目,缓解近视、老花眼等。3招买到好菊花看颜色:色泽喑哑或太鲜艳的菊花不能要,色暗则货陈,色鲜则熏硫。凭手感:上好的菊花,用手摸一摸,不硬不潮,松柔顺滑。闻气味:菊花气清香,如有酸味,则可能是熏硫货,请不要购买。注意事项1、两类人群要少喝:菊花性寒,虚寒体质容易腹泻的人群不宜经常饮用菊花茶;血压低的人群也不宜饮用。2、注意:过期的菊花别舍不得扔,如果坚持泡着喝,可能会伤胃肠以及肝肾。慢性胃肠病食疗法!山药克,莲米克(去芯),芡实克,薏米克,鸡内金克。说明:上述五种药烘烤后,再加茯苓克,然后粉碎为末,每天两次用开水冲服,每次九克。1、藿香清胃胶囊——脾胃湿热、积滞化热2、清热祛湿颗粒——脾虚湿热、夏伤暑湿3、参苓白术丸——脾虚寒湿、脾肺气虚、痰湿体质。4、藿香正气水——脾胃寒湿、暑湿感冒、水土不服。5、六君子丸——脾虚湿重、脾胃气虚、痰湿体质。6、木香顺气丸——脾虚湿重、湿阻气滞。7、平胃丸——脾虚湿重、胃胀腹胀。中药党参:补益脾胃、补血生津,可用于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党参,甘,平。人脾、肺经。有补中益气,补血生津功效。党参功效第一,补中益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四肢倦怠,可与白术、茯苓、甘草同用,方如四君子汤;用于肺气亏虚,咳喘气短,声音低微,可与黄芪、五味子、紫菀等同用。第二,补血生津用于气血双亏,面色萎黄,头晕心慌,倦怠乏力,可与当归、龙眼肉、熟地黄等同用;用于热病津伤之气短、口渴,可与麦门冬、五味子等同用。常用配伍1.党参、黄芪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之功,“补气之圣药”。党参、黄芪相须而用,人脾经,健脾补气之效倍增,用于脾气虚所致周身乏力、食少便溏等症;入肺经,益气固表,多用于自汗症的治疗。2.党参、茯苓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肺、肾经;具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之功。对于脾虚气弱之证,治当补气健脾,恢复中焦之健运。党参补气健脾,偏于补中;茯苓味甘、淡,性平,为利水渗湿之要药,与党参配伍不仅可助党参补脾,其利水渗湿作用又照顾了脾喜燥恶湿的生理特点。二者配伍主要治疗脾气虚弱导致的倦怠无力、食少便溏。3.党参、白术白术味甘、苦,性温,归脾、胃经;具益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功。党参味甘,善补中焦之气,二者合用,治疗脾虚湿阻中焦的周身困乏、大便稀溏效果显著。4、党参、当归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具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之功。党参善补脾胃之气,益气可以养血,气旺可生津液;当归善补血,二者配伍,可治疗气血虚弱所致食少、乏力等症,亦可治疗老年性气血不足之便秘。注意事项:不宜与藜芦同用。现代药理党参的主要化学成分有甾醇类、糖苷类、生物碱类及含氮成分、挥发油成分、三萜类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党参具有调节胃肠运动及抗溃疡、调节血糖、促进造血机能、降压、抗缺氧、耐疲劳、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多种作用。临床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胃下垂、消化吸收功能低下症、溃疡性结肠炎、高脂血症、造血功能障碍等。幽门螺杆菌属中医“邪气”范畴,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发病的基础是脾虚。党参甘能补益,性平缓和,不燥不腻,善补脾胃之气,益气可以养血,气旺可生津液,具有补益脾胃之效,临床常用于抗幽门螺杆菌的治疗。现代研究表明,党参对幽门螺杆菌具有抑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关。党参的补气作用与人参相似,但功力较弱,不过本品产量较人参为多,价亦较廉,故在一般补益剂中多用党参;如遇虚脱危重之证,急需补气固脱,因党参力薄,当用人参为宜。夏季会养生,百病不上身!一碗乌梅汤、一杯代茶饮,养阴祛湿解暑夏季雨水充沛,尤其在南方潮热的环境下,但为什么中老年人依然会觉得干呢?这是因为中老年人脏气虚弱,三焦气化能力不足,所以容易出现津液输布失常的症状,即使外界的水很多,依然无法补充内部的津液。夏季暑热严重,再加上吃的食物过于燥热,或者呕吐、腹泻等,就会造成津液损耗。津液不足的典型表现:就是干,口干、口渴、鼻子干、皮肤干、眼睛干、小便少、大便干。01预防津液亏虚——乌梅福建上杭乌梅在明代是皇家的贡品,它现在也是很常用的一味中药材,有养阴生津的作用,经常口干的人可以含服乌梅。乌梅除了直接吃,还能做成一款很适合夏季的饮品——乌梅汤。02乌梅汤它酸酸甜甜有酸甘化阴的功效,喝完以后不仅能生津止渴,还让人神清气爽,再加上专家配伍的药材,功效更佳。乌梅、甘草、麦冬、陈皮乌梅和甘草搭配能酸甘化阴,麦冬养阴生津,陈皮可以防止太酸伤胃。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减,不宜太浓。脾胃虚寒、水湿停聚的人不适合喝太多。另一方面,如果津液不得输布,水液积于脏腑,则会形成痰湿、痰饮,造成各种疾病,甚至肿瘤的发生。01痰在身体不同部位的表现痰在肝:导致乳腺结节、乳腺癌、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妇科肿瘤;痰在脾:导致肥胖、脂肪肝、高血脂;痰在肺:导致慢支、肺气肿、肺心病;痰在心:导致胸闷心痛、冠心病、心梗,还可能影响心藏神的功能,导致老年痴呆、帕金森。02判断自己身体是否有痰在作祟经常困倦、乏力、睡不醒;没有器质性病变,但经常有一些慢性症状,如头晕;身体有肿块,如肺小结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胃肠道息肉等;检查出代谢性疾病,如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以上四类症状,符合其中一类或几类,就说明身体有痰。03清暑利湿的代茶饮——六一散这是一个经典名方,特别适合在夏季喝,能清暑利湿。滑石6份、甘草1份滑石和甘草6:1,煮水代茶饮,放凉即可。脾胃虚寒的人慎用。金线莲金线莲被称为“药王、仙草”,能清热凉血、祛风利湿,经常吃可以提高免疫力。肖老建议金线莲可以用来煲汤,也可以直接泡水喝。禁忌:体质虚寒的人慎用。咸柠檬冬瓜水鸭汤解虚劳、养阴津暑湿夹击下,湿热、郁火易蕴积体内,手脚心热、心烦、脾气大等阴虚火旺症状明显。建议用咸柠檬(滋阴)、水鸭(养阴不助湿)、冬瓜(清热毒)、陈皮(化痰湿),薏米煲汤,以清下焦湿热、利水解暑毒。材料制法-老水鸭g,冬瓜g,咸柠檬1个,姜2片,陈皮3g,薏米8g-水鸭去皮去油,斩件焯水;冬瓜去薄皮;咸柠檬去瓤核,只留皮;除咸柠檬,其余材料先下锅煲1小时,熄火前15分钟再下咸柠檬调味。这道鲜咸浓郁的水鸭汤,是炎夏调理五脏、补身体虚劳的老广靓汤。那些白昼精神差、夜晚累不得眠的朋友,体有湿热和郁火之人,老年人可以常喝;但是感冒期间不能饮用,此外没什么禁忌。不喜欢酸涩口感的话,可以选择苦瓜黄豆祛火汤。苦瓜黄豆祛火汤健脾祛火、益气养心在心火亢盛的炎夏,防暑并非一味地下火,而是通心经、健脾益气、祛心火一并完成。如果你常感夏天虚虚的,进补又虚不受补,容易舌尖生疮、小便黄的话,可以煲黄豆苦瓜汤浇灭火。材料制法-老苦瓜g、猪骨g、黄豆40g、龙眼肉15颗、姜2片-猪骨斩件焯水,苦瓜带瓤籽切大块,全部材料入锅,煲至黄豆软烂即可熄火。*建议苦瓜连瓤带籽一起煲,可温补肾阳。苦瓜是泄心火、不走胃的,汤中加了龙眼肉,有益气、养心血的作用。常喝可通心经,健脾祛火,扶持身体正气,让你炎夏睡好、吃好、心情好。考虑到煲汤工序多,推荐一款清暑热、降心火的保健茶饮——银甘茶。银甘茶清暑热、降心火金银花可清热防暑,甘草可补益、解火毒。二者一同冲泡有清凉解暑、清热解毒、预防青春痘的作用。材料制法-金银花干品30g、生甘草3g-开水烫洗材料,再用沸水焖泡饮用。*冲泡金银花的器具需无油干净,夹取器具亦需干净,不然会影响茶饮的味道。酷暑!伤津耗气,这款靓汤最是益气养阴中医认为,暑气最易伤人。暑为夏季的主气,暑气太过,伤人致病则为暑邪。暑邪性质升散,容易耗气伤津,使人体出现气短乏力、口渴喜饮等情况。加上,气温甚高,不少人还会出现心烦虚热的症状,晚上时常失眠、入睡困难等。推荐养生汤西洋参浮小麦瘦肉汤材料(2-3人份):西洋参10克、浮小麦30克、百合20克、猪腱肉克、生姜3片做法:1.先将材料洗净,瘦肉切片;2.汤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加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煲1小时,食用前调味即可。功效:益气养阴、除热止汗、清心安神西洋参是岭南常用的药材,其味甘、微苦,性凉,属于凉补之品,其不温不燥,既善补气养阴,又善清热生津,主治气阴两虚或阴虚津伤诸证。而浮小麦味甘,性凉,具有益气,除热,止汗的功效,用于自汗盗汗。百合味甘,性寒,不仅能养阴润肺,用于阴虚燥咳,劳嗽咳血,还能清心安神,用于虚烦惊悸,失眠多梦。专家提醒,本汤品适用于气阴两虚兼有热者,或气虚津伤所致的心悸不眠、虚热汗多,内热消渴,口燥咽干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erbingbdf.com/afhgx/45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