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黔元一壶汉方今天
一壶汉方
大家好,这里是一壶汉方,最近天气比较寒冷,比较容易染上风寒,保暖很关键。那么如何做好保暖措施呢?如何做才能预防疾病呢?
冬天养生
冬天养生要点之一:适当运动出汗。
冬季属阴,所以养生关键就是要防止外来寒邪入侵到体内,一定要“祛寒就温”,但是暖并不是把空调温度调高,也不是穿的越多越暧。如果穿得过多则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出汗过多则更能泄气,所以在锻炼身体时要动静结合,所有运动只宜微微似汗出为度。
冬天养生要点之二:早睡迟起。
唐代着名医学家孙思邈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因而,冬季养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益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冬天养生要点之三:多喝水,补充水分。
冬天虽然排汗排尿减少,但维持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正常运作依然需要水分滋养。冬季一般每日补水应很多于-毫升。
冬天养生要点之四:及时通风。
在冬季,人们习惯把房子的门窗关得紧紧的,如此会造成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若再加上汗水的分解产物,消化道排除的不良气体等,将使室内空气受到严重污染。人在缺少新鲜空气的环境中会出现头昏、疲劳、恶心、食欲不振等现象。为了防止出现上述的现象,请一定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有条件的话请到一些氧气含量较多的地方进行氧疗,有利于增加肺的通气量,加快新陈代谢。
冬天养生要点之五: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的概念。因此,提倡民众用乐观的心态、积极的态度去看待和解决问题。因为乐观是一种开放的心态。人高兴时身体会分泌内啡肽,它能使人心情愉快,性格变得乐观、开朗,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
藏于冬
中医云:“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亦应之。”古人认为,冬三月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应讲究“养藏之道”。也就是说,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保养、积蓄的最佳时机。
食谱推荐
以下是今天为大家提供的营养食谱:
羊肉炖萝卜
:羊肉、白萝卜、料酒、生姜、食盐。
:将白萝卜和羊肉洗干净,最后切块备用;将羊肉放入开水中焯五分钟左右,然后去除浮沫取出羊肉;将羊肉、料酒还有生姜一起放入锅中,炖煮到大约六分熟的时候放入准备好的白萝卜;等到全熟之后加入食盐就可以服用了。
:补中益气。适用:体虚、腰膝酸软以及肾虚还有脾胃虚汗的患者服用。
:羊肉:味甘、温、无毒。入脾、肾。补体虚,祛寒冷,温补气血;益肾气,补形衰,开胃健力;补益产妇,通乳治带,助元阳,益精血。《本草纲目》中说:“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
萝卜:性凉,昧辛甘,无毒,入肺、胃经,萝卜具有很强的行气功能,能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清热懈毒、利便。
牛膝蹄筋
:牛膝、猪蹄筋、蘑菇、辣椒、鸡头、绍酒、生姜、葱、火腿、食盐
:将牛膝清洗干净之后切斜刀口片备用;就猪蹄筋放入碗中,加入适量的清水蒸煮大约四个小时,酥软之后就可以去除,最后放到冷水中浸泡两个小时,去除外膜就可以洗干净取出沥干水分备用了;将火腿切丝、蘑菇切丝、葱姜贝斯备用,鸡肉切丁;将主题还有鸡肉放到蒸碗的最底层,随后放入牛膝,上面一层放火腿以及蘑菇,最上面则放上葱姜,最后加上各种调味品和水就可以进行蒸煮了,大约三个小时之后就可以服用了
:这道食谱对于肝、肾具有很好的补益作用,祛风湿,强健筋骨。
:牛膝:苦、甘、酸,平。归肝、肾经。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
猪蹄筋:有养血朴肝、强筋壮骨之能。
莲藕猪脊髓汤
:莲藕、猪脊髓、葱姜、料酒、食盐
:将莲藕清洗干净之后去皮,最后切厚片备用;将猪脊髓清洗干净之后放入开水中焯一遍,最后沥干水分;将准备好的莲藕以及猪脊髓一起放入砂锅中,加入调味品以及清水,慢炖大约两个半小时就可以了;起锅之后去除葱姜,加入食盐就可以直接服用。
:补血益肾。适用于遗精、面色苍白、四肢乏力、腰膝酸软。
:猪脊髓:味甘、性平,能补精髓,益肾阴,用于肾阴不足,阴虚内热,骨蒸盗汗、遗精或腰脊酸软、下肢痿弱。
莲藕:凉,甘。(熟品性温)生品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熟用补益脾胃,益血生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