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世界各地教堂林立,名义上信奉基督教的人不在少数,若是问一句:圣经有错误或矛盾吗?抑或是同样一件事有不同的记载吗?这些人会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圣经是绝对无误的,同一件事记录都是完全一致的。这种绝对的精神反映了他们绝对没有仔细阅读这本书。
耶稣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被那个时代的犹太人与古罗马帝国官兵合力杀死,为此罗马总督彼拉多“金盆洗手”表示杀耶稣是犹太人的意思,他为这个地区能够得到安宁才执行耶稣的死刑。
耶稣在死前那一刻究竟说了什么?为什么圣经记载不同,这将摇动那些去教堂礼拜人的内心,也将撼动那些相信圣经前后记录一致人的传统观念,本着圣经原则: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我们具体剖析这个有趣的问题。
首先在阅读到路加福音时,原话是这样:“那时约有午正,遍地都黑暗了,直到申初,日头变黑了。殿里的幔子从当中裂为两半。耶稣大声喊着说: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说了这话,气就断了。”这里清楚的记载耶稣断气前的话就是“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而且还是大喊着说的。
可是阅读到约翰福音时,原话却是这么记载的:“有一个器皿盛满了醋,放在那里。他们就拿海绒蘸满了醋,绑在牛膝草上,送到他口。耶稣尝了那醋,就说:成了。便低下头,将灵魂交付上帝了。”这里也毫无争议的记载耶稣低下头断气与灵魂交付上帝前一刻说的是“成了”这句话。
既然两处记载迥然不同,而且死前一刻都是详细记载,为什么不一样呢?所谓的基督徒口中圣经绝对无误且前后记载完全一致,这种绝对精神能否以绝对态度审视这一问题呢?然而几乎没有基督徒敢这样做,因为他们的口是随时能改变观念的嘴,对于题目中提出的问题,他们也不愿意去思考。
耶稣在十字架上死前确实在路加福音与约翰福音记载是不同的,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到最后耶稣死去,在场的使徒只有约翰,其他门徒都怕危险,畏惧人言,担心自己被认出与耶稣是一伙遭到牵连而逃跑了。
因此约翰的记录是最贴近现场真实的状况,而路加当时没有在场,他的记录可以断定是事后别人讲述给他听的。路加将耶稣最后重要的话语做了简单的记录放在圣经中,路加以重点概括性的记录,而约翰是还原现场细节性的记载,二者记录角度不同,所以不存在矛盾。
这个问题是值得全世界所有信奉基督教的人去思考的,基督教的信仰应该是: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这也是圣经原话。因为诚实的表述是准确记载历史的根本。#深度好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