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药学院级王阁导师林喆教授
传承创新铁肩挑,中流击水定海潮
当今的中医药学界,可谓是百花齐放,随着时间的推演迸发出的学术观点灿若群星。在时代的大潮中,作为尚没有形成自己成熟的疾病观念、诊疗观念的青年医生,难免有诸多困惑和疑虑。听完仝院士的开坛演讲,我收获良多。一是演讲内容对我的临床应用与学习可谓拨云睹日,二是仝院士对现如今用药环境的讲解使我醍醐灌顶,三是仝院士对于中医未来,乃至世界人类大健康的高瞻远瞩,让我的学习目标更加明晰和坚定,对中医的未来也充满希望。
一、谆谆教诲,指路明灯——宏观调态,微观打靶。
仝院士认为,传统中医因为对疾病认识的角度与现代人不同,所以擅长“调态”而不长于“打靶”。医院分科的基础上,在百年来中药药理的研究中,我们现在有能力继承古人的调态思维,即整体观念的核心思想,还能够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辨证论治体系,让中医诊疗能够直接调整现代检查指标,而不再盲人瞎马,摸着石头过河。以高血压病为例,上焦热盛风热燔灼者应当使用夏枯草茺蔚子打靶,而倘若老年高血压患者又能够用牛膝、杜仲边补肾(调态),边降压(打靶),可谓圆机活法,随机应变。
二、凌云壮志,时代呼唤——重建中药应用量效关系体系。
仝院士提纲挈领讲授中药的传承与创新,在院士多年的临床与科研实践中,对量效关系的认识深刻而严谨,以黄连为例,想用它苦味沉降之性慢慢调态用3-5g,但如果想发挥其清热解毒功效,这个剂量是远远不够的。经过科研团队的研究,《伤寒论》中的剂量一两一般在10g以上,如何能找到中药用量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平衡就成了我们亟需探讨的课题。
三、高瞻远瞩,心系苍生——中医发展与人类大健康。
仝院士认为,21世纪疾病谱已然出现了变化,在难题课题化→课题成果化→成果专利化→专利产业化→产业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六化”的讲解中,我们看到了仝院士的远见卓识,看到了他对于中医药发展的深入思考和深刻实践。最后仝院士用一首《水调歌头·天佑中医》作为结束词,为学生带来了无穷的回味和思考。
“号角齐吹响,学子莫彷徨。”院士的鼓励萦绕在我心头。仝院士是我校七八级知名校友,是长春中医药学子们的榜样和荣耀。学生脑海中仍记得仝院士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奔赴武汉,在火车上阅读书籍的那张照片,每每想起,不禁为这次属于中医的“最美逆行”热泪盈眶,更因“武昌模式”的胜利对中医信心昂扬。传承创新,他用责任的铁肩担当;中流击水,时代的海潮他用宽广的知识领航,愿仝院士的宏愿能够在我们中医学子的努力下早日实现。
2
基础医学院级亓新庆导师粟栗
今天,我在线上观看了仝小林院士在岐黄学者论坛上的开坛演讲,仝小林院士以经典传承与发展为题目,从经典历久弥新、三强三弱思辨每人和态靶辨治体系三方面展开讲解,最后以展望中医未来为结尾,使我受益颇多。
仝小林院士讲到中医经典中的整体观,个体化,治未病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重中之重,更是在新冠疫情肆虐的今天,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整体观上看新冠肺炎疫情有着广泛性、变异性、隐匿性、复杂性等特点,从中医角度四维定性来讲,根据其临床表现、结合六气六淫、内环境以及戾嗜可以认为属寒湿疫范畴。中医也讲究个体化,在治疗中,又因时因地因人因戾,一人一方。治未病是中医学的一大特点,要求我们要提前干预,发与先机,在武昌区隔离点的治疗也证实了这一点。总体来说,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疗效确定。
仝小林院士也指出了目前中医的不足与困惑,传统中医的辨证论治缺少时间轴,微观靶和群体化,就是存在着刻强、态强、个强、轴弱、靶弱、群弱的三强三弱现象。基于此,仝小林院士提出了态靶辨治体系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医理论,同时呼吁大家重新构建现代中医诊疗与本草体系,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中医学。
最后展望未来,中医于世界定有大作为,伟大时代正在呼唤我们中医学子,我们必须坚持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勇敢迈出前进步伐,仝小林院士的一首《水调歌头·天佑岐黄》为中医莘莘学子指明了方向,我们必定不负时代,不愧中医。
3
针灸推拿学院级高天姣导师刘明军
2月18日上午,有幸线上听讲了岐黄学者仝小林院士的讲座。习总书记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仝院士讲述了在疫情前线对抗新冠肺炎的经历,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坚持科学防控,及时采取中医药预防措施,成立以国医大师、名医为主体的中医专家技术指导组,制定中医药预防方案,指导一线高危人群和部分疫情风险较高地区早期应用中医药预防。他强调整体化、个体观、治未病中医治病几大原则,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预后防复,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增强重点人群免疫力。多次强调了“地龙”这味药在新冠肺炎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仝院士作为出色的医生教导我们,作为现代中医传承者要重新构建现代中医诊疗体系,重新构建现代中医本草体系,充分利用现代医学特点思考而非靠古书上的知识不会变通。仝院士讲了本人首次听过的“态靶辨治”的治病理论,他结合了高血压、糖尿病等临床常见病阐释了态和靶的含义,态是中医对疾病某阶段的整体概括,靶包括病靶(对疾病具有特定疗效的靶方靶药),症靶(对临床症状具有特定缓解效果的靶方靶药),标靶(对理化指标具有特殊效应的靶方靶药)。
而仝院士作为出色的医学领军者,提出了难题课题化,课题成果化,成果专利化,专利产业化,产业标准化,标准国际化,这样可加强中医药学与世界医学的沟通和交流,突出中医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促进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强中医药国际合作。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是我听完讲座的第一感受,医院校读了10年的中医生,应以让中医药更多造福人类健康为己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更大作用。
4
针灸推拿学院级钟祯导师丛德毓
学习“态靶辨治”有感
仝小林院士在讲座中说道,“中西医学融合之结局,必然催生出态靶医学。诊治疾病,在求因基础上辨态视靶,态靶同调,这是未来医学发展之路。”发人深省,感想良多。一、态靶辨治的学术思想。仝院士聚焦提高中医疗效,重新构建现代疾病的中医诊疗体系。提倡借鉴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诊断,按照中医思维,重新审视疾病全过程,理清疾病发展各阶段,对疾病进行分期,归纳每个阶段“态”的核心病机,以确定理法方药量;寻找治病的靶方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