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小课堂之红花

中药小课堂之红花

据宋代顾文荐《船窗夜话》载,新昌有一姓徐的妇女产后病危,家人请来名医陆日严诊治,待他赶到病人家,患者气已将绝,惟有胸膛微热,陆日严诊后,考虑再三说:“此乃血闷之病,速购数十斤红花方可奏效。”他用大锅煮红花,沸腾后倒入三只木桶,取窗格放在木桶上,让病人躺在窗格上用药气熏之。药汤冷后加温再倒入桶中,如此反反复复,过了一会儿,病人僵硬的手指开始伸动,半天左右,病人渐渐苏醒,脱离了险境,家人不胜感激。

注: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主产于河南、新疆、四川。夏季花由黄变红时采摘,阴干或晒干。生用。药性辛、温。归心、肝经。主要功效为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1.瘀血阻滞之经闭,痛经,恶露不行。本品入心、肝血分,秉辛散温通之性,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之力强,是妇产科血瘀病症的常用药。治妇人腹中血气刺痛,可单用本品加酒煎服,如红兰花酒(《金匮要略》);治经闭痛经,常配伍桃仁、当归、川芎等,如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治产后瘀滞腹痛,常配伍荷叶、蒲黄、牡丹皮等,如红花散(《报名集》)。

2.瘀滞腹痛,胸痹心痛,胸胁刺痛,癥瘕痞块。本品能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善治瘀阻心腹胁痛。治胸痹心痛,常配伍桂枝、瓜蒌、丹参等药;治瘀滞腹痛,常配伍桃仁、川芎、牛膝等,如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治胁肋刺痛,常配伍桃仁、柴胡、大黄等,如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

3.跌扑损伤,疮疡肿痛。本品善于通利血脉,消肿止痛,为治跌打损伤、瘀滞肿痛之要药,常配伍血竭、麝香等,如七厘散(《良方集腋》);或制为红花油、红花酊涂擦。治疗疮疡肿痛,可与当归、赤芍、重楼等药同用。

4.热郁血瘀,斑疹色暗。本品能活血通脉以化瘀消斑,可用于瘀热郁滞之斑疹色暗,常配伍当归、葛根、牛蒡子等,如当归红花饮(《麻科活人书》)。

煎服,3~10g。

孕妇慎用;有出血倾向者不宜多用。

以上仅供参考,请在中医指导下用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erbingbdf.com/afhzz/47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