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博说药三岁不能行者,用此便走

《全幼心鉴》中载了治疗小儿行迟的方子:“五加皮五钱,牛膝、木瓜二钱半,为末,每服五分”。其疗效是“三岁不能行者,用此便走”。该方使用的应该就是怀牛膝。

牛膝

据说牛膝是因长得像膝盖骨而得名。

因产地不同,牛膝分为怀牛膝与川牛膝两种。怀牛膝是苋科植物牛膝的根,川牛膝是苋科植物川牛膝或头花蒽草的根。一般来说,前者偏于补肝肾,后者偏于逐瘀血。其实,还有种叫土牛膝的,为苋科植物野生牛膝或柳叶、粗毛牛膝等的根,有活血散瘀、祛湿利尿、清热解毒的作用。怀牛膝是四大怀药之一,是怀庆府的名产。古代所说的怀庆府就是现在的焦作一带,当年学习中药学时,焦作尚属我的家乡新乡地区,所以我对四大怀药有种自豪感。可能由于我们中原地带土质肥厚,所出产的菊花、山药、地黄、牛膝均有滋补作用,因此与四川出产的牛膝相比,怀牛膝更偏补肝肾。怀牛膝多以酒来炮制,《本草纲目》说牛膝“生用能去恶血,得酒则补肝肾”。因此,酒制后的怀牛膝补肝肾、强腰脊的功能更强。《全幼心鉴》中载了治疗小儿行迟的方子:“五加皮五钱,牛膝、木瓜二钱半,为末,每服五分”。其疗效是“三岁不能行者,用此便走”。该方使用的应该就是怀牛膝。现在临床中患儿童发育障碍的患儿越来越多,这是医学发达的结果——倘是在古代,这些早产儿或新生儿时期重病的孩子早就夭折了。对于这类患儿,使用钱乙的肾气丸加上该方,效果达不到“用此便走”,但的确也能改善症状。

《神农本草经》中牛膝的功用为“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备急千金要方》及《太平圣惠方》中,以牛膝治疗“胞衣不下”,体现出的就是牛膝“引血下行”之性。民国时的名医张锡纯不太强调怀牛膝与川牛膝的区别,只是说“此药怀产者佳,川产者有紫、白两种色,紫者佳”。他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载了一则医案,也未明言是怀牛膝还是川牛膝:“在辽宁时,曾治一女子,月信期年未见,方中重用牛膝一两,后复来诊,言服药三剂月信犹未见,然从前曾有脑中作疼病,今服此药脑中清爽异常,分毫不觉疼矣。愚闻此言,乃知其脑中所以作疼者,血之上升者多也。今因服药而不疼,想其血已随牛膝之引血下行,遂于方中加?虫五枚,连服数剂,月信果通”。看案中有“引血下行”语,使用的当是川牛膝。药用得当,才会助生长而祛疾病。

不过,目前临床中对腰痛、坐骨神经痛,甚至妇科疾病,临证时还是多用川牛膝与众多滋补药相配,便是用其能引诸药下行,到达下焦的作用。这与《名医别录》中记载的“疗伤中少气、男肾阴消、老人失溺,补中续绝,填骨髓,除脑中痛及腰脊痛、妇人月水不通、血结,益精,利阴气,止发白”相符若合。

目前许多学习中医的人多推崇黄元御的医书,其实黄氏的理论精髓无他,唯在“气机”二字。中医治病,讲究气机运化。《易经》里说过“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人之生机,便在于气,气机运转,生生不息。而调理气机,大要在升降,使人体中气机斡旋,去瘀生新。人体五脏六腑之气机,肝左升而肺右降,脾升清而胃降浊,还有肺主呼吸,也是气的一出一入,一升一降,宣清气上升头面全身,降水液下注膀胱。所以《内经》才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所以,在临床用药中,必须考虑升降出入的问题。临床常用的对药杏仁、桔梗便是一升一降,可止咳而平喘;柴胡、桂枝等药与川牛膝同用,也能形成升降之势,使气息流转,生机勃发。

本文内容选自《黄博说药》,作者黄涛,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往期回顾

1.黄博说药|这次是李时珍弄错了

2.静脉用药:不合理的医嘱怎么办?

3.发现本草|青年人当真怀远志

4.心中易了,指下难明:把脉到底把的是什么

5.中药为什么有效?

6.黄博说药|生荆芥最多用10克

7.黄博说药|金眼科,银外科,吃苦受累的小儿科

8.黄博说药|父母身高普通,孩子长到一米九

9.火针疗法的历史源流10.三分钟看懂|火针治疗中风后遗症

购买本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erbingbdf.com/afhgx/171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