痿症不足与湿热。痹症寒湿与风乘。四种遗精,心肾不能既济。五般黄疸,湿热熏蒸而成。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好,刚才大家读得很整齐,部队因为整齐而有强大的作战能力。
一个小小的团队因为声音同往一处发,他是可以开智慧的。
俗话说,两人同心,其利断金。
何况一个团队,为何很多时候一个团队作战啊,它还不如两个人,因为不同心。
我们在余老师那里学习的时候啊,发现余老师什么都给弟子准备得充充分分,唯独一点啊,弟子一旦高谈阔论,立马赶他出门。
我当时怎么也想不明白,一向如此慈悲的余师为什么碰到这个高谈阔论的弟子啊就会呵斥他。
后来才知道,《大医精诚》上面讲,一个人不可以昂头戴面,凡是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的人啊,没有哪个真出息的。
就像杨修他最会议论人物,而且每言必中,他甚至为此沾沾自喜,被曹操砍了头。
所以小六进来的时候,我发现那几天他表现得非常出色,周围叔公,叔婆,进叔都去惹他讲话,他都没讲,一个劲地劈柴,这样的人他如果时间稍呆长一点,你们两个都学不过他,话不多。
这个大厨,还有你们平时闲话还要继续减,减到要像阿玲那样少,你如果不想说话,别人不会多惹你讲话,像小六一样。
所以那几天他过来就把那个《病因赋》读熟了,背熟了,把这个十一条作业《了凡四训》还有其他的都默记在心。
接下来还有一些学生要进来,挡都挡不住了,没办法,所以到时候他们进来了,你们要表好率。
我们今天接着看,痿症不足与湿热。
痿是什么?痿弱,没力。
现在有一种病叫重症肌无力,眼皮都耷拉下来,肉是松垮的,《内经》有句话叫,治痿独取阳明。
怎么治痿症呢?要注意这个脾胃,在山脚下有个农妇不明原因,站不起来,眼皮耷拉下来,手啊举上肩都没有力量,才五十来岁。
家里人以为得了恶症,医院珠三角去检查,搞一趟回来查不出具体原因,然后她就寻觅当地的草医郎中,草医郎中给她建议出一个方子,叫她试试巴戟天,五指毛桃,牛大力,枸杞子跟大枣五味药,让她煲汤服用。
吃了一周左右,她觉得能起床,很高兴,吃了一个月左右,她就有力干活了,恢复正常,能自理。
一个月的药钱还没有出去坐车来回那么多,所以中医啊是不是很有生命力,它在民间非常有生命力。
就掌握住这一个小小的方子,你可以用它来泡酒,也可以用它来煎汤,专门用它来治疗什么?
治疗体虚没力,如果想要效果更好,加多30克仙鹤草,仙鹤草又名脱力草,就人干活以后啊劳累,力都脱了接续不上来,卧在床上怎么也恢复不了。
把这个加进来了,这个汤方就是民间的大力方,什么叫大力方,就是服用以后,你气力会倍增。
包括我们练功,当你们完全杂念很少了之后,我就会去山里跟药农采些这些药来煲成这个汤,然后大家喝了再去石溪纵跃,再去爬山,再去负重,体能又会突破一个层次。
但你们妄念如果很多的时候,这个吃下去没用,它只会助长你遗精,脾气。
所以对肝郁的人不可以轻易吃补药,一补他就暴怒,你只有心性很平静,你吃下去才会受用。
昨天啊,进叔坐车进来他跟我说,你为什么不给这个大厨他们抽烟,喝酒,吃肉,没有这些酒肉怎么有力干活?
他们村民平时想不明白,我说你们现在有谁干活干的过他,没有,所以干活不是靠酒肉,靠酒肉干活它有副作用,有两个副作用。
一个它产生湿热,第二呢,产生脾气,力也大,脾气也很大,所以活干好了,身体也很差。
而靠这些清淡的素食干活,它不会有湿热,第二个他脾气就降到最低。
所以我说,进叔那段时间我出去,你给酒肉他吃,你是在害他。
他听了才知道自己错了,如果酒肉能把人养壮,那外面每个人都很壮,必须靠专注的修学跟锻炼。
好,我们再看这个湿热。
有一个捕鱼的村民,他常年都是半夜去山里抓青蛙,电鱼,他来的时候说他两条腿已经没力了,连上楼梯啊都抬不上去,现在晚上也捕不了鱼了。
我就跟他说,我没办法治这个病。
他说,你都还没用药怎么就说没办法,他这个又不是绝症。
我说,治好了你又变本加厉又去捕鱼,到时伤得更重。
他说,他不去捕鱼了,他生活已经过得去了。
我说,好,不杀生者有救,长寿自不杀生中来。
当时我看他尿是黄赤的,舌尖红,舌苔黄腻,这些捕鱼的人一般都好烟酒,为什么?
常年跟水湿打交道他又借点烟酒的火力来燃烧它,而且又经常吃鱼,黏腻在那里,加上烟酒的火热,立马就烧的变湿热。
所以,抽烟喝酒熬夜的人舌头伸出来舌苔黄腻黄腻的,我闭着眼睛四味药就开出去。
一下去立马退他的舌苔,这四味药大家记住,特好用,只要是湿热在下焦,腿脚痿软没力,抽筋,走不动路,一用就消。
苍术,黄柏,薏仁,牛膝。
苍术20克,黄柏8克,薏仁50克,川牛膝10克。
非牛膝不至膝,不是牛膝药力到达不了膝盖。
薏苡仁除脚气而除风湿。
薏苡仁这味药能够把脚气,湿浊理顺过后,把风湿排出体外。苍术、黄柏一祛湿,一清热。
黄柏清热从头至踵,黄柏这味药清热,古人讲它能够从头顶啊到那个脚跟的热也能排出体外,也是四大苦药之一,很厉害。
所以这种湿热熏蒸的,口干,口苦,口臭,舌苔黄腻,腿脚没力,用上去把湿热排出体外。
我当时还加了几味活血的药,丹参,川芎跟泽兰,因为泽兰能活血利水,加快他的血液循环。
他吃了一周左右很高兴说,第一天药脚抽筋就好了,晚上就不抽了,七剂药吃完这腿脚好像不是他的,好像换了一双腿脚。
就像那个毛巾一样你把那个湿水拧干,晒干过后再拿很轻。
人把湿热排掉过后腿脚很轻,凡是腿脚沉重的都是湿邪为患。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来凡是吃酒肉而致的这种痿症,用这个思路啊非常好。
我们再看下一句是,痹症寒湿与风乘。
痹症是什么?
《内经》里面讲的很明白,风寒湿杂至合而为痹。
如果风气盛的话,那个痹啊会走来走去,叫行痹,这叫风乘,行痹的有好多。
在农村里头你如果会治风湿,颈肩腰腿痛啊,你一辈子病人都看不完,因为基本上家家有风湿,户户都有痹症。
我去年回到老家,有一户人家这妇女她的腿脚痹痛,膝盖周围很厉害,带孙子的时候,尤其没觉睡,痛得都下不了床,这边用药酒敷了,然后那边又痛,走来走去,一见走来走去。
我马上想起风者善走而数变,像这种痛走来走去的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外感,一种是内伤,外感病以治风为主,内伤病以治气为先。
昨天我们讲到凡是往来的,像拉锯一样走来走去的,肝郁啊,所以我一想到这个,痹症嘛我是用小柴胡,时好时差,时左时右,而且在膝盖周围,膝乃筋所会也。
这个时候我们小柴胡啊竟然可以治筋骨病,普通人说你这个不是拿来治感冒的吗?怎么拿来治这些风湿痹症?
我告诉大家,善用药,感冒药可以通变,因为肺气开,肺与大肠相表里,则肠气开,肺气开则小便开,小便闭乃气滞不行,等讲到那里的时候再跟大家分享。
用感冒药可以利小便,用感冒药可以通大便,用感冒药可以治风湿,为何呢?
因为感冒药就有发汗解表,邪在里面,发汗解表了,表解一身轻,就没有痹痛。
古人把汗孔叫鬼门,发汗了,鬼门一开,邪气病鬼就排出来。
所以万病就一条理,病从口入,邪从汗出。
我跟他开了小柴胡加了这个膝盖的痹痛,肯定要加牛膝,又加薏仁,再加白芍,这三味药堪称膝三药,膝盖周围痹痛抽筋都有奇效。
牛膝15克,薏仁30克,白芍20克,这几味药。
同时叫他用艾叶加姜煮水洗脚泡脚,两个多月的膝盖痹痛,打了止痛针还吃了各种各样的药都没有搞好,用这个思路,三天就好,吃完七剂药回来,不用吃药了腿脚又恢复正常,所以这个就是风邪盛的痹症要治肝。
我们再看寒邪重的痹症。
风性多的而叫行痹,而寒性多的叫痛痹。
最多的寒痹是见于这个经常居住在地下阴冷的地方,还有洗冷水,像餐厅里的服务员,或帮忙洗碗的阿姨。
我有一次过年去我高中同学家里,他妈妈就是在外面帮人家洗碗,一天要洗千百个碗,手都洗得僵了,到过年的时候做饭连锅铲都拿不好,僵僵硬硬,硬邦邦,关节屈伸不利,常痛得晚上惊醒过来,要抱着热水袋睡觉。
凡是喜温者皆寒证也,凡是喜欢晒太阳,温暖的他体内都有寒。
这是人体的自救反应,我们要巧用自救反应来诊断疾病,所以这个手部的痹痛太简单了,浓浓的桂枝汤治肩周手臂痹痛特效药。
桂枝30,白芍0,生姜20,大枣10枚,炙甘草10克,还加了红参10克。
诸痛痒疮皆属于什么?属于心。
所以痹痛严重的你要强大她心脏,桂枝汤本身温心阳,制阳光,一加上红参气阳并补。
我叫她煎药吃了,晚上用这个药渣煎了再加一点点醋下去泡手,泡完手再泡脚,她一吃完七付药,手部的痹痛就消失了。
我叫她换一个不要靠近水的职业,我说你不换职业,以后再伤起来,用这些药效果没那么好。
客家人说翻病不翻药,就是说你如果再得了这个病,再用这个药效果就不理想,翻病不翻药(客家话)这个重新复发了,再重新用这个药就没那么理想。
她后来很高兴,这个痹痛是它心头之大结,我们通过强心可以治病。
我们再看,还有一种湿性偏重的叫浊痹,重浊的浊。
这种痹症,你会觉得身体很沉重,要走几步都很懒。
湿痹最常见于哪几种类型的人,懒动的,屁股一堵,坐久伤脾,伤肉,留湿
有个收电费的大叔,他常年坐在椅子上,即使没人他也不想起来。
久而久之,一分懒气,一分湿,十分懒气,十分湿。
他的腰啊痹痛得他坐立不安,最后呢,晚上躺在床上,第二天起来就僵硬了,要活动好一会儿才能灵活过来。
他问到这个问题,当时我记得师父也在这里。
师父说,这个就是没病找病,就是欠运动。
腰者转摇之府,要劈腿跟转腰。
我当时就给他开了肾着汤。
苍术,干姜,茯苓,甘草四味药。
凡是肾部,腰部被湿气附着住,用肾着汤效果很快速。
还加了味活血的,续断,杜仲,川芎,丹参。
为何要加活血的?因为血不利则为水,血液流通不顺利啊,局部它会停水积,很厉害。
他吃第一剂药就有感觉,腰痛减轻,连续吃完十剂药,几年的那个腰痛啊就好了。
当时我们觉的这个肾着汤太好用,基本上,我告诉大家在南方治疗一些腰腿痹痛啊,两个方子。
如果是寒湿的就是肾着汤。
湿热的呢?四妙散。
这两个方子你去辨证
他说他的尿很清澈,舌苔白的,你肾着汤下去。
如果尿是黄赤的,口臭的,舌黄腻,你就四妙散,基本上用这个思路下去,八九不离十。
剩下的就是你再加减几味药,血瘀的加活血的,气不足的加点补气的,风气盛的加点祛风的。
好,这个是痹症寒湿与风乘。
要分清它是寒重的,还湿重的,还是风重的,怎么分呢?
寒重的是以痛为主,湿证重的是以这个重浊为主,风盛的是以这个游走性疼痛为主。
好,下一句,四种遗精,心肾不能既济。
遗精有很多种,其实不止四种,这里常见的有第一种,思虑过度,气不摄精。
那天有个老师过来,他说他经常遗精,身体很差,腰很酸,其实他说他不想遗,但又控制不住。
问我是什么原因?
我说思虑过度,心动则精走你控不住的,所以这样的人,你只要跟他讲,只要多做体力活转移注意啊,晚上一觉到天亮根本不会遗精。
第二种呢,是色欲太过。
伤精了导致精关不固,邪淫啊这些啊,孙思邈讲过,恣其情欲则命同朝露。
一个人放肆,放纵自己的情欲啊,那生命就像朝露那样短暂。
印光大师讲过,色是少年第一关,此关打不破任他才高绝学,终无受用。
所以孔老夫子说,人年少戒之在色。
凡是这个精能守的好的,他不是筋骨肌肉壮满,就是大脑灵光。
精守不好的,体力跟智慧都会流出去,叫下流。
《论语》上面讲,君子上达,而小人下流。
其实就是这个精气神的管理学,人之有精尤木之有脂。
一个人有精就像那个树木有脂一样,神得之有如鱼得水,气得之有如雾熏山。
像我们看为什么龙山这么秀丽?
因为它有两条水汇聚,一汇聚到中间的那个大池潭水库。
它就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有这种云蒸霞蔚的气象,有这种蒸气,所以我们早上上来做早课,你看到哪里你可以看到这种气象,满山都被这些津液云蒸霞蔚雾绕,给它滋润,所以龙山的草木特别油绿。
昨天有人进来他说,你们这里的菜怎么长的这么好看?我们下面农场都没办法种出这种菜。
因为我们有这个地利,环境。
所以第二种就是思虑太过的遗精。
第三种呢?是营养过剩所谓饱暖思淫欲。
上次有个小伙子他是遗精的,不管他怎么治都治不好。
我问他家里盖什么被子的?
他说,盖最好的蚕丝被。
我说,赶紧把蚕丝被撤掉,换成薄被子,那种最朴素的平常的棉被,盖下去不会很软很热的。
他听从了,然后换掉这个,然后再加上晚上不吃肉,遗精问题就消失了。
所以如果你没有这些知识啊,这些你再用药,你能保证用药比老中医,老前辈还厉害吗?
其实就算比他们更厉害,你找不到晚上吃肉跟这个盖蚕丝被这个问题,你还是解决不了他的遗精。
为什么?饱暖思淫欲。
吃太饱跟盖太暖他的精关自动就会动摇,以前人读书能够成就的都是过比较贫寒的生活。
我告诉大家,吃得清俭不是在虐待你们是在保护你们,是在保护你们,如果你认为是在虐待你们,是那个欲望在做主。
狡猾的欲望在怂恿你去肥甘厚腻,所以在读书那阶段,人一定要清苦,他的精华才会往上走。
好,第四种是心肾不交的。
常年熬夜伤肾,熬夜的人他肯定不会坐在那里,肯定会看电视或者看手机。
那么说一看电视手机,上面火就起来,火一起来下面肾水就烧干,这样心肾不能既济,相火妄动,精关不固。
所以这种类型的人啊,你不让他恢复正常的生活是没办法救的,现在的病对于我们医生来说不难治,就是病人要下决心改变。
好,我们再看下一句,五般黄疸湿热熏蒸而成。
各种黄疸,身黄,面黄,眼黄出现这种黄疸黄汁,黄水泛溢之像,为什么?
因为湿热熏蒸在那里。
我跟大家举一个例子,上一次余老师问我们,你们想想这黄疸最好的一味药是必须用的是哪一味药?
当时我想到茵陈。
余老师说,不全对,其实最关键还是大黄,你一听它名字就知道了,你再黄也大不过它。
当时我就怎么想,后来一想通了。
大家看当时大禹治水以前啊,中原是不是黄水泛溢,那就是大地出现了黄疸。
当时哪个地方泛溢洪水,他们就拼命地去抗洪抢险,去搞泥沙去堵,堵不住,一阵大雨来又冲垮。
搞得就是民不聊生,种菜啊各方面都出问题,水患没治。
所以水利不兴,农利不稳。
我们种菜第一步要干什么?要把水利清通。
田埂的水利要搞通,菜就能够长起来。
所以大禹他很聪明,他不在这个地方出问题这里下手,而是沿着河道往那个下游走。
一发现,哇,居然在下游有个地方叫龙门山,这个地方两座山夹在一起很狭窄,一发大水那个黄河水下来过后,它来不及流到下游去,它就会反逆。
反逆上来的来不及流走,上面又继续下雨,所以越来越满,所以流的少,而下雨下的多,中上游就泛溢。
像一个人脾气,哇,越来越大又不懂得放血,那个脑血管急破开了。
所以为什么对于脑溢血,对于突然初生出现的赶紧给他十宣一放血,就是泻火。
洪水一泻,大脑就清醒过来,最起码手上出血了,大脑不出血。
所以大禹他也懂得医学,他要给黄河放血,怎么放?
派大量的人马凿开那个龙门山,一凿开来大多一大倍,那水哗啦啦往下游去,上游水患就得平。
然后呢,你种庄稼下大雨,一下子就到下游去了,所以这个句俗语叫,大禹治水,堵不如疏。
包括黄疸,你身体都泛黄了,为什么新生儿那么多黄疸?他出来过后身体啊排浊能力还没建立起来是正常的,等他胱肠一通畅,那些黄水就会排的很快。
医院里头有个茵栀黄注射液,所以也是由这个茵陈,栀子,大黄做成的是治新生儿黄疸,而能够起到通利胱肠作用的。
你看大黄跟茵陈配,还跟栀子配多牛啊。
大黄配茵陈本来就清利胱肠,加栀子清利三焦。
所以普通的黄疸,突发的叫急黄,是湿热,这方子下去就管用。
如果是寒湿的,他这个黄疸已经拖了几个月甚至几年的人,身体都痿黄,暗黄了,先用茵陈术附汤。
茵陈,白术跟附子。
所以我们临床上你读通这个道理,你会美容。
经常有人形容妇人老了说,黄脸婆,或者这个人老了变苍黄,叫人老珠黄。
凡是这些身体黄暗的,我们要怎么帮她美容?
最重要的要帮他清理胱肠。
这是他的邪气排的不够快,排的够快身体就不黄,排泄功能减退。
好,我们再看,眩晕者无痰不作。
其实人会眩晕有四种原因,痰只是其中一种。
古人讲,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火不作眩,无虚不作眩。
风,火,痰,虚人都会摇摇欲坠,眩晕,痰是最常见的。
基本上只要我们开始看病,病人就有头晕的,一般胸中有痰导致头晕眩的,我们用二陈汤加蔓荆子,川芎。
而风邪偏盛满头,头晕像感冒一样,这种眩晕,我们会用这个解表的川芎茶调散,表解一身轻。
还有第三种,火邪偏盛的眩晕。
一个人生气,血压高,面红目赤,脖子粗。
一摸他的脉象弦硬带数。
你一下子就想到这个是火气上攻,天麻钩藤饮,风火平,连风带火都能平下来。
所以天麻钩藤饮专治眩晕与耳鸣,这种眩晕还带着耳鸣,嗡嗡响。
常有老爷子来他跟老伴斗了嘴,看了不平的事生气。
他说我耳朵响,头也晕,天麻钩藤饮。
还有最后一种啊,各种眩晕到最后都会出现脾肾两虚,叫无虚不作眩。
一个人亏虚过后啊,脑子里缺血,缺气。
在《黄帝内经》上面讲,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
你的髓海空虚,骨髓里头缺乏骨髓以后那个脑瓜子啊,晕晕转转,耳朵嗡嗡作响。
这时呢,我们中医直接给他填补髓海,用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也能治眩晕哦。
好,下面,再看消渴者无火不生。
一个人口中干渴,上焦属于肺,一般喝水很多。
中焦属于脾胃,一般吃东西老是不解饥,叫善饥。
下焦属于肾,一般小便非常多,饮一杯水等一下就拉出一杯的尿,很快。
所以这些消渴都是因为,有火气在煎熬脏腑,如果我们把这个火气认真的分析啊。
你会发现为什么这么多消渴的病人,就是无事常生烦恼,一分烦躁一分火,念念烦躁就念念火,火一起来水就消耗掉。
所以有句话叫做,焦头烂额。
焦躁,一焦就干燥,所以消渴的病人,干渴的病人啊,你给他滋阴还不是治本,你要想办法给他缓解焦虑。
有个消渴血糖高的人,血糖达到十一点。
我当时没给他开任何降血糖的药。
他一来问我有什么药降血糖脂的。
我问他睡觉怎么样?
他说翻来覆去睡不着。
我说,酸枣仁汤,酸枣仁汤加甘麦大枣汤,让他缓急先睡个好觉。
他问这方有没有降血糖的?
我说没有,全部是治你睡觉的。
他说,我不要治睡觉的,我要治血糖。
我说你先治好睡觉再谈。
吃了十五剂药睡觉变好过后,他血糖就降到七。
你想一想一个人睡觉好了,自动封藏,藏精功能就加强,他那些血糖会随便上来吗?
上不来,所以提升睡眠质量乃治疗各种疑难怪病的一条捷径,当你觉得这个病不好治,那个病难医,不知道从何入手,毫无头绪时,两条路。
一条路把他胃搞好让他能吃。
二条第二条路呢,把他心搞好让他能睡,能吃能睡何病之有。
所以到最后,我告诉大家我去拜访一位老先生的时候,这位老先生也是一招鲜吃遍天,一个方子打遍千万种疾病,但是他这方子是有变化的。
他就是二陈汤加了这些枣仁,远志,菖蒲,茯神。
我一看就看出了道了,这不是十味温胆汤吗?
它里面既有温胆汤降胆胃,让人能够纳食,吃饭知香,又有这些枣仁,远志,菖蒲能够安神,令心肾既济相交。
所以吃了他的药都反应,胃口好,睡觉好,然后胃口好,睡觉好呢,你慢慢其他病不就好了嘛。
凡是生病的人有哪个人真正胃口好,睡觉好的。
基本上都是胃口不好,觉难睡。
所以十味温胆汤大家回去好好研究。
你在治病百无头绪的时候啊想起它,如果病人舌苔腻比较多的时候,你就温胆汤多用。
如果失眠症状比较厉害,痰湿比较少你就加枣仁,菖蒲,远志这上面多用点功夫,合欢皮,夜交藤这些都可以上。
所以虽然说,消渴者无火不生。
我们不一定要清火,心主火,我们给他宁心就可以退火。
心静则肾水自生,欲寡则心火自降。
一个人心一静,这肾水就生起来了。
他不会处于焦虑烧水状态,欲寡则心火自降。
而酸枣仁汤就是让心静跟欲寡的方子,合甘麦大枣汤就能够让人的脏腑不焦躁,不焦躁不就不消渴了。
所以消渴最难过的不是药物关跟降血糖关,而是情志关。
你有没有办法用药物帮病人变得不焦虑?
有的话你就基本上遏制了消渴还有很多怪病的咽喉。
好,我们今天分享到这里,感恩大家!蒙群听打整理
版权:中医普及学堂
推荐阅读
病因赋白话讲记第一课
病因赋白话讲记第二课
病因赋白话讲记第三课
病因赋白话讲记第四课
病因赋白话讲记第五课
病因赋白话讲记第六课
病因赋白话讲记第七课
病因赋白话讲记第八课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